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選單開關

:::

發展沿革

列印[另開新視窗]

三星鄉發展沿革

  以歷史的角度來看,宜蘭在台灣屬於較晚開發的地方,當嘉慶元年(1796),吳沙率領漳泉粵三籍人士從 頭圍(城)開始拓墾土地,然後沿著相當於現今台九省道自北而南的二圍(城)、三圍(礁溪一帶)、四圍(城) ,乃至五圍(宜蘭市),一路開墾而來時,宜蘭其他地勢較為低漥的地方:如沿海礁溪鄉的大塭、塭底和 五結鄉的錦眾村等,以及沿山地帶,如三星、冬山等地,均不是栘民喜歡或重視開墾的地區,因為一來 是低漥地,積水不退,難以開墾,至於三星這個位在宜蘭平原西邊的土地,除有原本即居住山上的泰雅 族人的「出草」習慣,危及移民生命財產外,加上蘭陽溪的洪水氾濫,一片砂礫景象,當然不是移民首 要的考慮地點,所以,三星的開發,在宜蘭而言,是屬於較晚開發的區域。

  據學者的研究,三星在清朝時期稱為叭哩沙湳,乃噶瑪蘭平埔族pressionowan社的漢譯,而pressionwan的意思原為竹子,漢譯作巴勞辛仔員、婆羅辛仔宛、叭哩沙湳等。而且,該社原址在宜蘭 縣五結鄉新店村婆羅辛仔宛一帶,可能道光二十年(1840)前後遷栘至三星。然而,依據相關歷史文獻資 料來看,叭哩沙湳地名可能早在這之前即已出現。

  在漢人尚末進人宜蘭平原前,噶瑪蘭平埔族人早已定居這個地方,而且沿著溪北、溪南的河道過著狩獵 捕角的生活。對於這支原本住在五拮鄉冬山河畔的 pressionwan 噶瑪蘭平埔族人為何要從沿海河道旁的 地方,往宜蘭平原西邊,而且接近山地,又有泰雅族人的「出草」威脅的三星地帶生活,由於缺乏相關 文獻資料的佐證,無法了解,但是以其於道光年間遷栘的事實來看,則可以透露出,道光年間為漢人移 民宜蘭的高峰期,平原上適耕地早己被佔據,其他尚可耕種,且水運方便的地方,自然也是移民喜歡的 地方,所以可以推測,因為平地適耕及河道附近土地已被漢人拓墾達到飽和狀態,尢其發展農耕文化 漢人,對土地的需求是不會嫌多的,於是便造成噶瑪蘭平埔族人生命財產的一種威脅,在這種情況下有 些人為了生活而遠走至花蓮、台東,有些人則往山邊遷栘,這從田野口述歷史資料可以得到印證。事實 上,這也是漢人在宜蘭平原成為強勢族群後,比漢人更早來宜蘭的噶瑪蘭平埔族人,生活上便受到直接 或間接壓迫,為了生存,遷移是一種選擇。對漢人而言,其自原鄉中國渡海來台,或在台灣西部或北部 登陸,而後再遷栘至宜蘭的情形,不也是一種為了生存而遷移的一種歷史經驗嗎?只是一種是宜蘭縣境內 的遷移;另一種是縣外性質的遷栘。

  清朝時期,前來宜蘭拓墾的移民把三星叫做叭哩沙湳,於此便可了解漢人的拓墾三星,間上較噶瑪蘭平 埔族人為晚。這和羅東地名,當漢人剛來時,因平埔族人稱猴子為 roton,於是漢人便直接漢譯為荖董 ,後覺不雅,始改為羅東一樣,從地名的演化可以證明漢人對羅東和三星的開拓,均晚於噶瑪蘭平埔族 人。事賈上,漢人自1796年後大量移民宜蘭的同時,一批在彰化一帶受到漢人壓迫的平埔族人,阿里史、 阿束、月眉等流蕃,也翻山越嶺來到宜蘭、羅東等地,這些流蕃當然會受到勢力強大的漢人族群壓迫, 而散落於羅東、蘇澳山邊等地,這些人後來也成為拓墾三星土地的重要主力。以宜蘭平原溪南而言,羅東有一個阿里史的地名,蘇澳也有一個,三星的阿里史即是現在的拱照村一帶,以時問而言,羅東、蘇 澳的阿里史比較早出現,因為後來這些阿里史的住民遷栘到三星鄉,使得三星鄉也有一個阿里史的地名 。此外,羅東的月眉地名,也比三星的月眉早出現,因為遷移的關係,而把地名帶到新的地方。

  參照歷史文獻的記載,這種時間上的論述是可信的,而且從此也可以看出,漢人對宜蘭平原的拓墾,由 於是自北而南,而後由東向西地進行,所以蘭陽溪北邊的溪北地帶是最早拓墾的區域,再來就是溪南一 帶的土地,最後則是位處宜蘭平原西部的三星。也就是說自道光年間開始,漢人的拓墾工作逐漸轉向容 易有洪水氾濫且是蘭陽溪行水區的三星。這個屬於宜蘭平原扇頂部分的三星地區,由於其自然環境,族 群關係等因素,使得開墾的工作形成困難。所以,此區域的拓墾,自道光以後,直到同治、光緒年間, 才在漢人與西部流蕃及少數噶瑪蘭平埔族人的共同入墾的情形下,始得建立常態性聚落。如目前已不見而位在行健村的石頭城,拱照村的阿里史城、銃櫃城,大隱村的大埔、張公圍等地。同時也因為族群的 不同,三星鄉自然形成宜蘭平原上族群內涵最複雜的地理空間。至於戰後,被輔導前來三星拓墾土地而 開設農場的退伍軍人,除更造成族群的複雜性和衝突性外,其移民三星的目的和原因,和清朝乃至日治 時期的情形,則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  事實上,由於三星是宜蘭平原較晚開發的地方,尤其是當漢人成為宜蘭平原的強勢族群後,受到漢人壓 迫的西部流蕃及一部分的噶瑪蘭平埔族人便把這塊蘭陽溪流域的「沙埔」當作其生存的一塊淨土。據田 野口述資料,原本比漢人早居住三星的平埔族人,後來也因為漢人勢力的壯大,加上生活上的壓力。有 些人自然而然和漢人通婚而融合,也有一些人則採取遷移的方式,遠走其他地方,所以隨著漢人勢力在 宜蘭的發展,平埔族人的遷移則是一波又一波的呈現與發生。

  此外,因為開發的晚,當道光三年(1823),噶瑪蘭通判呂志恒為了便於清查戶口,而將宜蘭平原分為七個堡時,並末包含三星這塊區域,直到道光十五年(l835),堡由原來的七個堡增至十二個堡時,三星鄉 才被劃為溪洲堡的範圍,而從地名來看,三星這一帶的土地乃是蘭陽溪中的沙洲地,這也是三星早期因 地理環境而產生的特有名稱。

  漢人移民宜蘭平原,尢其是拓墾三星這種沙洲地,其拓墾的目的,特別著重把「荒埔」轉變成屬於水田 耕種的集約式農作,為此水利設施的興建和普及化就顯得重要了。然而,清朝時期,由於水利設施的不 善與不完整,辛苦墾成的田園,往往在洪水一來後,即又變成原來的砂礫土地,形成一片荒地。所以, 三星的開發,要到日治時期的昭和十一年(1936),整個蘭陽溪的治水工程堤防竣工後,漢人才能大範圍 持續性的開墾土地,而田園也比較不容易受到洪水侵擾和破壞了。

  清朝時期,有所謂的蘭陽八景,而「沙湳秋水」就是八景之一,也是當時遊宦宜蘭的詩人墨客時常吟詠的題目,可見三星當年在人口稀少,自然景觀天成的情形下,如何受到人們的注意。

  總之,三星的土地拓墾,和漢人自北而南的拓墾方式是不同的,而且其漢蕃合墾的情形,也是和漢人早期移民宜蘭的情形不一樣,這是三星歷史的特色。光緒十三年(1887),劉銘傳曾設營於叭哩沙湳,並進行開山撫蕃的工作,以及開闢八王圍至台北,以及八王圍至卓蘭的山路,另外也成立叭哩沙撫墾局,可見三星之受到重視,以及其對外交通的倩形。

  光緒二十一年(1895),日本和清朝因簽訂馬關條約,而永久把台灣割讓給日本,自此日本即視台灣為其 領土的一部分,並開始對台灣實施殖民地統治。以宜蘭為例,日本統治台灣後,乃仿效清朝時期設立叭哩沙撫墾署,以進行對三星住民及政情的了解與調查,方便未來統治的需要。有關日治時期叭哩沙地區行政組織之沿革,廖英杰在《宜蘭近山地區發展過程之研究(1796-1920) - 樟腦、泰雅與叭哩沙平原》論文裡列出如下之表:

時間
一級
二級
三級
1895 -1897.04
總督府民政局
叭哩沙撫墾署
浮洲堡
1897.05-1898.05
宜蘭廳
羅東辦務署
浮州堡(其中北部三庄歸宜蘭辦務署)
1898.06-1900.09
宜蘭廳
羅東辦務署
叭哩沙支署
1900.10-1901.11
宜蘭廳
叭哩沙出張所
管轄各庄
1901.11-1909.09
宜蘭廳
叭哩沙支廳
管轄各庄
1909.10-1920.06
宜蘭廳
叭哩沙支廳
浮洲區、叭哩沙區
1920.07-1945.08
台北州
羅東郡
三星庄

  於此可知,三星鄉原本是浮洲堡轄下,直到大正九年(1920),日本政府實施「街庄名改正」後,才正式 稱為三星庄,而三星這個地名也延用到現在。

  日治時期的三星庄包括大洲、尾塹、中溪洲、三星、阿里史、紅柴林及粗坑等大字。也就是現在員山鄉的粗坑(中華村)、深溝村的洲仔、葫蘆堵等地均屬於三星庄管轄。也就是說當時這些地區和三星是屬於同一個生活圈,乃至隔著蘭陽溪,卻信仰同一間廟宇,這從田野口述資料可以得到印證。後來因為堤防的興建,以及戰後行政區域的重劃,才使得兩地的生活和關係逐漸疏遠。至於民國六十五年(l976),因行政區域的重新調整,原是三星鄉公所管轄的粗坑等地,併入員山鄉而改為中華村,使得原本轄地橫跨蘭陽溪兩岸的三星鄉,自此退縮到蘭陽溪南岸,變成擁有十八個村的鄉。

  事實上,日本對叭哩沙土地的拓墾,自始即相當積極,但是首要面對的問題,則和清朝時一樣,就是「蕃害」。從當時的新聞報導來看,日本對宜蘭統治的初期,「蕃害」確實是一大阻礙。但是在其統治技術的巧妙和耐心,以及強大的武力鎮壓手段下,「蕃害」在一段時間後便不成問題了。同時也由於「蕃害」問題的解決,使得太平山的林業資源得以開發,使得日本獲得喜出望外的利益。

  事實上,太平山森林資源的發現,是無意當中發生的,為了發展林業,日本人乃著手興建從羅東竹林到大同鄉土場的森林鐵道,這條貫通三星鄉,沿著蘭陽溪南岸行走的「五分仔車」,曾經是帶動羅東、三星等地蓬勃發展的重要交通工具,雖然於民國六十九年(1980)鐵軌拆除,不再營運,但其行走叭哩沙原野的情影與聲音,依然令人懷念。這條森林鐵路在三星鄉境內設有大洲、萬富、三星、天送埤、清水及牛鬥等站,其對三星鄉社會經濟和村民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。

  此外,日治時期在三星鄉興建的天送埤和員山水力發電廠,當時雖然主要是為了提供二結糖廠的用電需求,但卻也帶來宜蘭的「電力生活」,開展了電燈照明的生活經驗。至於因為興建天送埤電廠而使得原本存在的「天送埤」,自此埤水流失,如今變成稻田一片的情形,則屬於自然生態的問題。但是,因發電廠需要排水而形成的電火溪(安農溪),卻造就了三星、冬山、羅東等鄉鎮稻作的發展,是這些地區主要灌溉用水的來源。從此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對叭哩沙這片土地經營是有長遠計晝的。

  日治時期,太平山的森林開發,以及天送埤水力發電廠和蘭陽溪堤防的興建,均在二○年代至三○年代間進行的,由於這些工程的進行,需要大批的勞動力,於是便吸引很多外縣市,如:桃園、新竹、苗栗,以及少部分的宜蘭人等前來尋找工作的機會,這些七、八十年前移民到三星鄉的人民,讓人想起清朝時在漢人提供資本下,西部流蕃和少部分噶瑪蘭平埔族人共同拓墾叭哩沙湳的歷史事實,可以當做除清朝時期的移民潮外,另一個近代時期的宜蘭移民史。這個階段的移民,很多都是現在三星鄉民的祖先,而且,在血統上有很多是具有客家血統的「河洛客」,這是三星歷史發展上與宜蘭其他鄉鎮不同的地方。以此來看,三星鄉也可能是宜蘭縣十二個鄉鎮市當中,族群與血統最複雜且融合最多的地方。

  戰後數十年來,三星鄉由於地處宜蘭平原西邊,雖然洪水少再氾濫,「蕃害」也早已消失,但其社會經濟的發展,一直停滯不前,造成很多的人口外流,村落裡多的是老人與小孩。然而,近一、二十年來,在有識人士的用心、打拼下,三星所生產的蔥、蒜、銀柳,尤其是多水又甜的「上將梨」更打響了三星的名聲,同時也為人民帶來金錢的收人,並改善其經濟生活。

  以宜蘭而言,三星的自然和人文景觀,有其特色,其歷史發展的情形也異於其他鄉鎮,過去的歷史經驗,早己煙飛灰滅,未來的三星,如何在純樸、美麗的農村生活當中,發展吸引人又令人懷念的休閒與觀光事業,除種植優質的農產品外,對特有的自然景觀與歷史發展,似乎需要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,以提升屬於三星鄉自然景觀與歷史經驗的價值和意義。

close